
豆花蜻蜓图
豆花蜻蜓图 宋 佚名 此图画面为长圆扇形,绘豆花上栖息一只黄褐色蜻蜓,枝叶微向下垂。整幅作品结构自然,疏密得体,色彩丰富,工写结合。其中蜻蜓的描绘神妙入微。画家不…
宋代是花鸟画发展的一个高峰。一方面有画院画家承袭五代“黄家富贵”的花鸟画风,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也初步形成了独特体系,还有二者融合以及受山水、人物画技法影响而形成的新风格,不拘成法,大大提高了笔墨的抒情功能,与院体画并存而形成鲜明对比。北宋画院极盛,画风精工,设色艳丽,充分体现出穷工极妍的特色。南宋院体花鸟画受当时山水和人物画新风格的影响,将用笔比较放逸的树石配景与精工写实的花鸟结合起来,形成了新颖的体貌。南宋后期,院外的花鸟画追求水墨淡逸,形成了清空放逸的画风。题材上,宋代出现了水墨梅、兰、竹、菊,淡墨挥扫,整整斜斜,不专以形似,独得于像外。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、贞洁、虚心、向上、坚强寄于“四君子”上,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人为花鸟画注入新的内容。
本篇精选了黄徐子孙承袭其父派的富贵、淡雅风格的《竹石锦鸠图》、《红蓼水禽图》等代表作品,文同的表现君子情怀的作品《墨竹图》也在其中。
豆花蜻蜓图 宋 佚名 此图画面为长圆扇形,绘豆花上栖息一只黄褐色蜻蜓,枝叶微向下垂。整幅作品结构自然,疏密得体,色彩丰富,工写结合。其中蜻蜓的描绘神妙入微。画家不…
猿图宋 法常 绢本水墨 此图中松干由近及远,深入天空,猿攀于松干之上,与松干的撗斜交叉造成了一种平衡。作者在用笔技巧上突出了质感的表现,笔法粗犷放达,以浓墨画猿躯…
榴枝黄鸟图 宋 佚名 此图绘一黄鸟啄虫于榴枝上,神形逼肖,鸟的羽毛用淡黄染色后再用粉白一丝丝勾描,使其具有毛茸茸的质感。整幅画面设色华艳而又对比鲜明。
花篮图 宋 李嵩 李嵩(1166-1243)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少为木工,后被画院待诏李从训收为养子,随从习画。擅画人物、佛道像,尤擅界画。传世作品有《货郎图》等。此…
海棠蛱蝶图 宋 佚名 此图工笔重彩画海棠花蝶,以叶花翻卷之状,将无形之风绘出,以“有形”写“无形”,十分精巧。用笔工整,敷色浓丽沉稳,花叶用颜色层层渲染出阴阳向背,生…
枇杷山鸟图 宋 赵佶 图中绘一山鸟栖于枝上,回首注目一大串果实累累的枇把,上有一风蝶飞舞。画以水墨作成有赵佶的“天下一人”押,并有“御书”朱印。
四羊图 宋 陈居中 陈居中,生卒年不详,南宋画家,画院待诏。专工人物和马,注重写实,观察精微。其作品风格俊俏明媚,富于生趣。此图用笔非常简练朴实,描绘出四只山羊在…
梅花诗意图宋 王岩叟 绢本水墨纵 王岩叟,字彦霖,生卒年不详。擅画梅,图中画盛开的梅花,构图有疏有密,技条穿插各异,富有生气和韵味。树干上墨书“岩叟”二字应为作者书…
岁寒三友图 宋 赵孟坚 赵孟坚的梅、兰、竹学扬无咎,但能脱颖而出,自成一体。此图以清秀雅逸的飘洒风格,画梅、竹、松三友,刻画出严冬时节傲然梃立的风姿,象征文人志士…
出水芙蓉图 宋 吴炳 本图以俯视特写的手法,绘出水荷花一朵,细膩的笔调把荷花高洁,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现得入木三分。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。
桃鸠图宋 赵佶 绢本设色 此图桃花与技叶勾勒精致,栖鸠动态自然生动,用生漆点睛,卓有神采,整体色彩华丽。相传为画家二十六岁时所作。
梅竹寒禽图 宋 林椿 此图描绘梅花和翠竹在残雪中挺立,一只寒雀正站在梅枝上梳理羽毛,神态非常生动自然。竹梅画法采用双勾填彩,用细毫写寒雀羽毛。整个画面的风格十分写…